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传承红色基因,汇聚磅礴力量!《大众日报》四个整版聚焦沂蒙精神!
发布日期:2018-06-06 09:35:43       作者:多盈平台集团       浏览:56.3万

传承红色基因,汇聚磅礴力量!《大众日报》四个整版聚焦沂蒙精神!


山东是革命老区、红色热土。

革命战争年代,在沂蒙大地上,

党不仅领导人民

完成了可歌可泣的革命事业,

而且创造了感召人民群众、

凝聚党心军心、

激励奋斗不止的红色文化。


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

培育形成的沂蒙精神,

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

西柏坡精神一样

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微信图片_20180606092622.jpg


6月4日,《大众日报》“喜迎上合 精彩山东”特别报道用四版内容,聚焦山东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担当。


现将其中部分内容予以转载

↓↓↓


1传承红色基因,汇聚磅礴力量

微信图片_20180606092636.jpg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


早在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就强调,山东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传统,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微信图片_20180606092641.jpg

2013年11月24日至28日,习近平在山东考察。这是25日下午,习近平在地处沂蒙老区的临沭县曹庄镇朱村亲切地拉着83岁的“老支前”王克昌的手去他家看望。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传承红色基因,需要做实基础工程。


记者从省委党史研究室了解到,据不完全统计,山东现存革命遗址2449处。结合革命遗址的保护利用,我省着力打造沂蒙党性教育基地、胶东党性教育基地、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基地等基地,编写特色教材,开发现场教学、红色故事会、访谈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全省党员干部到这里寻根问本、锤炼党性。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加强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组织到革命老区接受红色教育,触及思想灵魂,坚定理想信念。我省还将山东红色文化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全省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工程,打牢为民、务实、担当的职业素养。


微信图片_20180606092644.jpg


传承红色基因,需要整合碎片化的史料,深化研究阐发,做实基础工程。


我省党史部门在全省持续开展革命遗址普查工作,近年来编纂出版了《山东省重要革命遗址通览》《山东抗日战争实录》《山东抗战口述史》等书籍,为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不断提供珍贵史料。自2017年起,我省在省社科规划项目中设立“沂蒙精神研究”专项,每年列出20至30个重点选题;临沂还组建沂蒙精神研究课题组,加强与中央党校、井冈山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等合作,调动各方力量深入研究阐发沂蒙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孩子是重中之重。


党的事业血脉永续、薪火相传,关键在青少年身上。省关工委依托全省建成的240多个省级和900多个市、县级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今年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让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五老”当好传承红色基因的“好园丁”,坚定孩子们爱国爱党跟党走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


讲好红色故事,方式十分重要。用百姓的视角讲故事,以艺术的方式讲故事,借助技术手段讲故事,才能让红色文化直抵人心,让红色精神润物无声。山东充分挖掘红色资源,运用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红色故事。《大河开凌》《根据地》《谁不说俺家乡好》《红色记忆》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叫好又叫座。


微信图片_20180606092647.jpg


创新红色文化传播载体方式,我省精心建设的山东网上抗日战争纪念馆,是全球首个以抗战为主题的网上3D展馆,上线开通以来累计访问量已突破10亿人次。沂蒙精神网上VR全景党性教育平台、胶东抗战第一枪纪念馆网上展馆纷纷上线运行,让用户身临其境体验抗战。截至目前,全省184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都实现了网上订票、网上浏览。


红色,是山东这片热土的底色。牢记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让红色精神始终激荡,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山东一定能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先辈的光辉业绩,为中国价值中国精神注入山东力量。




2不忘初心,把红色文化阵地建设好


微信图片_20180606092650.jpg


山东是革命老区、红色热土。革命战争年代,在齐鲁大地上,党不仅领导人民完成了可歌可泣的革命事业,而且创造了感召人民群众、凝聚党心军心、激励奋斗不止的红色文化。红色文化上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


进入新时代,山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扎扎实实挖掘提升红色文化资源,建好用好红色基地,坚决扛起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担当,让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不断彰显新的时代价值。


微信图片_20180606092654.jpg


挖掘精神内涵 彰显时代价值


及时抢救、挖掘、补充、完善历史资料,深入开展研究阐发,对于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沂蒙精神历经中国革命和建设各个历史时期沧桑岁月的洗礼和锤炼,蕴涵着穿越时空的历史、现实和未来价值。如何认知沂蒙精神的源流,如何把握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红色精神的异同,如何在新时代从新高度以新视野升华沂蒙精神的研究和弘扬,是重要的时代命题和现实课题。”省委党史研究室一级巡视员韩延明说。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沂蒙精神的重要论述,临沂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宽阔的历史视野、更敏锐的时代思维深化理论研究,有力推动、促进红色基因传承。临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春仲介绍,首先是做实基础工程。为避免史料研究的碎片化,积极推动《沂蒙根据地全史》编纂,力求全景式反映在党领导下根据地的创建背景、创建过程、发展历程。其次是深化理论研究。每年举办不同层面的理论研讨会,积极争取把沂蒙精神研究纳入社科立项、列入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三是搭建研究平台。以市委沂蒙精神研究中心为龙头,整合市委党校、市社科联、临沂大学、临沂智库联盟等研究力量,组建沂蒙精神研究课题组,加强与中央党校、井冈山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等合作,利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调动各方参与沂蒙精神研究。


微信图片_20180606092657.jpg

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全体党员瞻仰革命烈士陵园重温入党誓词。(资料片)


理论研讨是挖掘精神内涵、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去年7月,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研究室在济南召开沂蒙精神座谈会,回顾党领导山东军民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深入挖掘沂蒙精神的时代内涵和现实意义,激励和动员全省军民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把弘扬沂蒙精神焕发出的巨大热情,转化为强省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坚定文化自信  扛起使命担当


丰富的红色资源,锻造了鲜艳的精神底色。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指出,山东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传统,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山东坚定革命文化自信,在对红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中激活红色基因。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部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打造一批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品牌;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大力弘扬“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建设好爱国主义、党性党史和廉政教育基地。


2017年“七一”前夕,新一届省委常委班子第一次集体学习,来到了沂蒙革命老区,围绕“弘扬沂蒙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进行集体学习研讨,寻根问本、补钙加油,接受革命历史教育和党性党风教育。大家一致表示,一定要传承红色基因,更加自觉地践行群众路线;一定要坚定革命理想,更加自觉地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一定要强化责任担当,更加自觉地担负起强省建设新使命,把省委常委班子建设得更加坚强、更有战斗力。


半个月后,省委党的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召开,强调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丰富内涵,突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这个本质特征,组织各方面力量,深入研究阐发沂蒙精神。要把弘扬沂蒙精神与加强党的建设结合起来,让沂蒙精神成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力量源泉,为山东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随后,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弘扬沂蒙精神的意见》,对弘扬沂蒙精神专门作出安排部署。


微信图片_20180606092701.jpg

临沂一小岔河校区学生在“六一”文艺汇演中演出红色主题节目。


建好用好红色阵地  让历史告诉未来


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旧址、共产党宣言纪念馆、王尽美故居、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地雷战纪念馆、孟良崮战役烈士陵园、华东革命烈士陵园、解放阁、焦裕禄纪念馆……在山东的版图上,星星点点分布着许多红色坐标。这些坐标,铭刻着革命先辈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浴血奋战的丰功伟绩,蕴含着山东共产党人和山东人民艰苦奋斗、不屈不挠、一往无前、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是宝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


微信图片_20180606092704.jpg


根据统计,山东现存革命遗址2449处,其中,重要党史(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803处,重要党史(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745处,革命领导人(重要人物)故居203处,烈土墓283处,纪念设施415处。


铭记历史,传承精神。近年来,山东在保护好、建设好、利用好这些革命遗址上狠下功夫,打造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等阵地,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取得了好效果、赢得了好评价。


传承红色基因,孩子是重中之重;党的事业血脉永续、薪火相传,关键在青少年身上。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是对广大青少年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基层对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有效载体。全省关工委积极发挥自身条件和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五老”优势,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做传承红色基因的好园丁”。目前全省已建成240多个省级和900多个市、县级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形成了实体场馆与网上展馆相结合、涵盖各个历史时期的教育基地体系,截至目前共开展活动3万多场次。


微信图片_20180606092707.jpg

2017年9月28日,“新红嫂”于爱梅给小学生讲解沂蒙精神。(王洪涛 杜昱葆 邢庆杰 摄)


62岁的临沂市“五老”志愿者、新时代红嫂朱呈镕,以传承沂蒙精神为己任。2017年,她筹资1800余万元,建成沂蒙红嫂文化博物馆,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有珍贵馆藏革命文物近百件,珍贵图片300多幅,免费向社会开放。截至目前,累计接待观众上万余人次。



3牢记使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微信图片_20180606092709.jpg


回望来路,红色基因是山东鲜明的精神底色。王尽美等中共一大代表在这里觉醒成长,“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在这里孕育发扬,焦裕禄、孔繁森等人民公仆从这里启程,朱彦夫、李登海等时代楷模在这里不断涌现。这些标志性、引领性的灯塔和旗帜,指引山东干部群众上下一心、矢志奋斗,让山东发生历史性巨变,取得历史性成就。


进入新时代,红色基因依然焕发无穷生命力。党的革命传统精神,是山东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当前我省正处于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需要以更高的自觉、更实的担当,用心用力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为实现“两个走在前列,一个全面开创”凝聚磅礴精神力量。


微信图片_20180606092713.jpg

左图:2017年7月1日,参观者进入沂蒙红嫂纪念馆参观学习。新华社发

右图:“时代楷模”朱彦夫形象搬上舞台。CFP供图



红色基因传承“融入”的山东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爱国主义教育要加强,要让孩子们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红色基因是要验证的。


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传承红色基因必须结合时代精神,做好“融入”文章,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


5月31日,一场主题为“童心向党 放飞梦想”的庆祝六一活动,在临沂一小岔河校区精彩上演。《沂蒙山小调》《龙的传人》等节目现场,孩子们伴随着优美的乐曲与台上演员一起挥动手中的国旗,场景震撼。


微信图片_20180606092716.jpg


“山东是红色根据地,拥有红色基因的丰厚资源,各地通过实地体验、专家引领、课题突破、学校配合、教学创新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寻找传统文化与红色经典的体验、体察、融合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掘、不断丰富不同区域的革命传统资源,成立‘红色基因传承共同体’,探索出主题鲜明、多元融合的传统文化与革命教育相统一的‘山东模式’。”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耿成义说。


先进典型是旗帜和榜样,是最鲜活的教材、最直观的导向。充分发挥好一系列重大典型的引领作用和影响力,是山东传承红色基因的优势和亮点。


陈新宁、赵振东、黄平亮、赵志全、王守东、余松烈、苏庆亮、王金鉴、陈明利、王伟、陈叶翠、殷树山……一位位“齐鲁时代楷模”就是一面面旗帜、一座座灯塔,他们本身就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最好体现,大力宣传好他们的事迹,也就抓住了传承红色基因的现实落点。


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资源活起来


红色基因植根于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泥土中,传承于英雄人物用行动谱写的事业中,与我们每一个人情感相连、命运相通,是我们最需要激活的精神密码。创新手段载体,激活红色基因,让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才能更好发挥激荡人心、凝魂聚气的强大作用。


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资源活起来,让红色文化直抵人心,让红色精神润物无声,山东充分挖掘红色资源,运用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承红色基因。


报告文学《国家记忆》《根据地》《见证——中国乡村红色群落传奇》,历史小说《八大组1943》,大型歌舞诗剧《谁不说俺家乡好》,经典杂技剧《红色记忆》……近日,由山东歌舞剧院推出、以大青山突围为创作背景的民族歌剧《沂蒙山》剧本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张东林表示:“剧本创作取材于真人真事,充分体现水乳交融、坚定信仰、跟党走的红色精神。相信这部作品一定能够鼓舞人心,激励人们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微信图片_20180606092720.jpg


红色旅游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的有效载体。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其中的革命传统资源,是开展爱国主义和党性教育的生动教材。


近日,我省出台《山东省红色文化研学旅游实施方案》,明确提出,针对中小学生、社会青年、企业员工、民兵预备役等社会公民群体,重点推出能满足党员干部党性教育、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实践、社会青年企业员工民兵预备役等社会公民国防教育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今年7月—11月,我省各市将确定1—2个红色研学旅游实践基地,每个实践基地选择1—2所学校开展试点工作。


“暑假将至,咨询红色文化研学旅游项目的客人也越来越多。我们会根据游客具体需求,设定红色文化参观线路。”嘉华旅游鲁风研学部主管张丽霞介绍,5月份该旅行社共接待红色文化研学游客3000余人次。临沂市旅发委红色旅游办公室主任张彦文告诉记者,近年来,临沂以“沂蒙精神”为根,以红色文化为魂,着力培育壮大红色旅游产业,全力打造国内著名红色旅游目的地,现为全国8大重点红色旅游城市之一、山东红色旅游的核心区,被列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微信图片_20180606092723.jpg


高扬红色精神注入强大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印在了许多革命老区的大地上:河北西柏坡、山东临沂、福建古田、陕西延安、贵州遵义、江西井冈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东团参加审议时,再次对传承红色基因作出重要指示。


走进新时代,红色精神必须得到坚守与发扬,因为它清晰地告诉我们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让中国共产党人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对山东而言,新时代对红色基因最好的传承,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先辈的业绩。最现实、最具体的实践就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聚焦聚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山东“两个走在前列、一个全面开创”的要求,把党中央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战略部署在山东落到实处。


微信图片_20180606092726.jpg


高扬红色精神,答好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考卷,我省充分挖潜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利用好为数众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等阵地,昂扬斗志、振奋精神,让红色精神烛照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坚定步伐。


在新时代强省建设新征程上,锻造一支担当作为、心中充满正能量的干部队伍,尤为关键而迫切。我省用红色基因锤炼党性,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微信图片_20180606092728.jpg


4齐鲁大地上的红色地标

微信图片_20180606092731.jpg


山东,一片沐浴红色文化的革命热土,每座山都有故事,每条河都有传奇。行走在齐鲁大地上,这样的回望或寻觅也许每天都在发生——


市民嬉水玩闹的黑虎泉边,就是八十年前那场激战八昼夜、拉开全国解放战争战略决战序幕的济南战役的纪念处——济南解放阁;


风光秀美的徂徕山上,23米高的纪念碑诉说着那场点燃山东人民武装抗日烽火的起义故事;


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幽深的乐陵市千年枣林里,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静静坐落;


威海986公里的海岸线上,12个党性教育基地教学点串珠成链,浓缩了自甲午战争以来120年的近代史……


细细梳理,山东15.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现存革命遗址2449处;由中宣部命名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山东共17处。山东共评选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录183处,党史教育基地名录208处。


这些熠熠生辉的红色地标,每天接待着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的人们,完成着他们人生历程中的重大仪式:入党、入团、入队等宣誓活动,或者是一次神圣虔诚的探望。有时,也许是不经意间看到一个名字、一幢建筑,一句标语,便有一颗红色种子落入心田,悄然萌芽。


回望革命传统,寻觅先烈精神,感悟红色力量。如今的山东,精气神饱满,流光溢彩,奋进在“两个走在前列、一个全面开创”的路上。


每一处红色地标,都是先烈留下的宝贵财富,都是我们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通过这些红色地标,我们感受到了轰轰烈烈的时代脉动,在重温历史中引发思考、接受洗礼。


“乡乡有红嫂,村村有烈士”。革命战争时期,沂蒙山区420万人口,有120万人参战支前,20万人参军入伍,10万英烈血洒疆场。中国共产党和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与沂蒙人民共同熔铸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若干年后,心中有家国的“齐鲁时代楷模”赵志全,用生命续写了新时期的沂蒙精神。


省委党史研究室提供的资料显示,到1945年底大反攻胜利结束时,山东共产党组织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有3500万人民生活在解放区的蓝天之下,占党领导的全国解放区人口的三分之一;人民军队33万余人,占全国人民军队总数的四分之一;党员30多万,约占全国党员总数的四分之一。解放战争期间,山东人民为支援前线,输送了95万多兵员,出动1106万多人次,动用了100多万大小车辆,运送了11亿余斤粮食,支援了华东、中原、东北、西北四大野战军。


在这里开天辟地,在这里坚守信仰,在这里续写辉煌。新时代,历史赐予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正成为齐鲁大地上最鲜艳的底色。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在发展海洋经济上走在前列……红色文化成为山东由大到强、走在前列的精神支撑和不竭动力。


从这个意义上,或许更能理解红色地标之于山东的意义——它是绵延不绝的革命记忆,更是一种历久弥新的红色精神;它是一笔传之久远的宝贵财富,更是凝聚人心、造血强力的澎湃动力。红色地标承载的,正是齐鲁大地上的红色基因和精神密码。


在红色地标中致敬历史,在红色精神的谱系里接受洗礼。“要把这些革命传统资源作为开展爱国主义和党性教育的生动教材,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历史,深刻理解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性,进一步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珍贵的红色地标,是1亿齐鲁儿女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青少年进行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鲜活教材。


实践是最好的传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科学标注了山东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明确提出了山东在全国大局中的使命担当。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让我们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拼搏进取的革命斗志,切实让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在齐鲁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山东贡献。以此告慰先人,以此激励后人。

微信图片_20180606092737.jpg

文章综合自: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