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论语·为政》中有这样一段话: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孔子说,孝道的最难之处,是“色难”。不让父母辛苦,让父母饮食无忧,并不算特别难的事情。子女对待父母的容色,才是最难的。
色难,到底难在哪里?
曾听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户贫穷人家的儿子非常争气,经过多年打拼,事业小有成就。每次回家,他都大包小包塞满后备箱,全是给父母带的各种礼物,吃的,穿的,用的,一应俱全。
街坊邻居对这家的儿子赞不绝口,大家都觉得,能有这么出息又孝顺的儿子,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可是,不管周围的人多么羡慕,两位老人都异常平静,很少有愉悦的神色。甚至偶尔还会感叹:人老了没意思,活着只是子女的拖累。
原来,老人的儿子很少心平气和地与父母沟通,经常对两位老人大呼小叫,厉声斥责。
或许在他看来,对父母慷慨大方就已经足够了。殊不知,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才是最基本的相处之道。
被尊重,是人的本能需求,为人父母也不例外。
《论语·为政》中,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很多人以为赡养父母就是孝顺。可是,即使是狗和马,也有人饲养。倘若对父母没有尊重,那和饲养狗马有何区别呢?
色难,难在尊重。没有尊重,再丰厚的物质赡养,在父母眼里也只是一场居高临下的施舍。
朋友小慧说,教父母用手机太难了。
去年国庆,她兴致勃勃地为父母挑选了智能手机,想趁假期教会父母使用微信,这样父母就可以跟她视频,还可以线上跟家族群里的亲友聊天。
谁知,她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父母一直使用老年机,对智能手机完全没有概念,就连解锁屏幕这种最基本的操作都要教许多遍。
母亲始终分不清哪个头像对应的是哪个人,父亲常常把微信图标拖到一个自己都找不到的地方,更不用说发语音、打视频电话和查看朋友圈了。
终于,在父亲再一次忘记下一步操作时,小慧不耐烦地抱怨:“怎么又忘了?我不是讲了很多次吗?这么简单的事,有那么难学吗?”
父亲愣了一会儿,拿着手机默默走开了。直到假期结束,父亲都没有学会使用微信。
很多时候,我们满心欢喜地想带上父母一起共享盛世繁华,却忘记了父母早已在岁月的打磨下与我们拉开了距离。
很多我们认为易如反掌的事情,于年迈的父母而言,却难于登天。
色难,难在耐心。与其抱怨他们为何跟不上,不如停下脚步等等他们。
有一次,我在商场洗手间遇见一对母女。母亲洗手后,没用纸巾擦干,而是直接甩了甩,把水甩到了女儿的衣服上。
女儿火冒三丈,当着众人的面开始训斥自己的母亲:“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洗完手要用纸巾擦,不要甩,这是甩在我身上,要是甩到别人身上怎么办?这样很不礼貌的知不知道!”
那神色,宛如正在训斥自己的孩子。
只见那位母亲,一脸的抱歉和尴尬,就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
我平素也很讨厌别人洗手后甩来甩去,但此刻,我却很同情这位母亲。很多老人一辈子节俭,都没有洗手后用纸巾擦干的习惯。
生存环境,决定了生活习惯。老一辈人有很多习惯都带着他们那个时代的烙印,或许是剩饭剩菜不舍得倒,或者是上完厕所忘记冲水,去菜市场爱挑便宜的青菜等等。
这些习惯与我们的“品质生活”是格格不入的,甚至有些“丢脸”。所以我们无时无刻不想“征讨”他们,逼迫他们立刻改掉这些“坏习惯”。
其实,只要静下心来想一想,就会发现,很多习惯,不过是时代的产物。每一种习惯的诞生,都不过是某种生活方式的副产品;而习惯的保持,也不过是惯性使然。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也不是一天能改掉的。
色难,难在包容。多一点理解,就会少一点委屈。
父母,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第一眼看到的人,也是带我们看世界的人。
每一对父母与子女,都有着这世上最深切的缘分。
曾经看过一个视频。年老的父亲指着一只麻雀反复问儿子:“那是什么?”问到第三次时,儿子忍不住一顿爆吼。他不知道的是,他小时候曾问父亲同样的问题21次,父亲每次都耐心作答。
因为爱,父母对孩子不厌其烦。同样的不厌其烦,还在孩子呀呀学语时,蹒跚学步时,学习穿衣鞋袜等无数个慢慢成长的日子里。
当时光流逝,角色互换,子女却很少能以同样的态度对待父母。90%的成年人,面对外人总能有意识地收住脾气;面对父母时,却一味地放任自我,简单粗暴。
这并不意味着父母比别人更不可理喻,只是因为父母的爱给了我们足够的安全感,让我们有了放肆的底气。
也正因如此,我们才更要把好脸色留给最亲的人。
与亲人相处,最难不过“色难”二字。
多点尊重,多点耐心,多点包容。对父母和颜悦色,才是一个成年人最难得的修养。
作者简介:袁牧心,用文字治愈生活。文章首发微信公众号:猫姐能量圈(tqq1214cat)。